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

[以色列創新探祕] Intel, 印度TATA和哥倫比亞商學院都搶著上的一堂課

以色列第一大創新顧問公司 SIT, Systematic Incentive Thinking 公司訪談實記
2011年10月6日/張哲誠/Haifa, Israel

10月3號,我搭了早上7點的公車轉火車,一路奔波由以色列北部的海法 (Haifa)市南下100公里到台拉維夫 (Tel Aviv)來,就為了見SIT這間公司的亞洲區負責人Mr. Erez Taslik。

Tel Aviv市中心, 台灣大使館也在這裡

以色列號稱創新之國,2008年, 兩位美裔猶太作家出版<創業之國以色列的成功秘訣>這本書之後,以色列即受到國際社會的矚目。事實上,在這人口僅有770萬的小國以色列,他們申請的專利數量長期蟬聯世界第一,人均創業密度世界最高,創業投資(Venture Capital)產業世界第二大,光2010年就募集了3億7千萬美金,佔世界33%。人均GDP達$28,931美元,而台灣目前人均GDP才將近2萬美元,相差甚遠。

在這個遍地創新的國家,訪問最大的創新公司的幹部,這麼好的事情怎麼不幹呢!因此,在以色列理工學院(Technion)MBA教授Dr.Mirm Erez的牽線下,我連絡上了這間公司的總經理兼創辦人,才爭取到這次寶貴的見面機會。

SIT 公司全名叫作Systematic Inventive Thinking,主要業務為提供客戶創新教育、或協同客戶提供創新顧問服務,公司總部設在以色列、在德國、荷蘭、瑞典設有辦公室,客戶來源橫跨3大洲、來自54多個國家;包括BBC, Intel, 雀巢, 奧美廣告, 印度塔塔集團(TATA), 西門子, 聯合利華等等700間公司,都曾經是他們的客戶。公司總經理Mr. Amnon Levav更被受邀至哥倫比亞MBA,以色列理工學院等地開課講學。

他們從不主動招攬客戶,若不滿意成果可全額退費

「我們從不主動上門推銷,幾乎所有客戶都是自己找上門來」Mr. Erez Taslik,SIT亞洲區負責人說。事實上自,1994年SIT公司在以色列成立以來,幾乎所有的客戶都是之前的客戶口耳相傳而來,有些則是看了SIT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的個案慕名而來。我們從一兩個案子開始作起,慢慢累積到現在的規模。


「如果客戶不滿意我們帶給他們的專案價值,那麼我們絕不和客戶收錢,並且馬上打包走人!」;在SIT創業至今10多年的歷史中,僅有2-3間客戶因為不滿意成果或政策改變而取消服務。甚至有間公司只是因為政策改變,必須取消專案,但是他們堅持要付錢,最後我們僅收了點基本費用便離開了。

Mr. Erez Taslik, SIT亞洲區負責人

然而,這樣從不廣告的營運模式,也讓SIT比世界上其他創意顧問公司來的相對低調許多。「事實上,SIT 是間步調相對慢的公司,與世界上其他的創新顧問公司相比,SIT的薪資並非最高的。但是SIT是真正從不解雇員工的一間公司。即使在2008年,SIT面臨成立以來最大的考驗。當時9成的專案因為金融風暴被客戶抽單,公司卻連一個人都沒有解雇,所有50多位顧問全部半薪或用其他方式留在公司內,平衡公司和員工的生活需求。

他們要人反直覺思考,傾聽你的產品,而非傾聽顧客的聲音

SIT創辦人Mr. Amnon Levav在哈佛商業評論2003年的文章中指出:「大體而言、世界上的創新可以分為這三種:第一,調查競爭對手的產品,如三星抄襲蘋果在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設計;第二,委託公司作市調;如採用焦點訪談、人類學觀察使用者等方式;第三、從新技術的發明中萃取;如LCD的發明取代了傳統映像管電視。以上這些方法都存在許多問題,採用競爭對手的技術,根本稱不上是創新;採用焦點訪談偶而會有些改良式的創新,但產品推出後,不僅新意不足,更容易被對手抄襲;新技術的發展並非一蹴可躋,許多高科技業的研發經費動輒以數十億美元計算,並非一般中小企業能跨足」

「現在許多人強調動腦會議 (Brainstorming),或用Think-out-of-the-box等的方式來產生創新的點子,這個方法本質上很好,但是本身有些問題:第一,許多動腦會議產生的結果非常天馬行空,企業難以將這些瘋狂的點子應用在實際專案上;若仔細追究這些想法的成功率,幾乎90%的點子都無法在商業化中使用,更別談要產生像iphone這種在市場上大賣的產品。」

Mr. Amnon Levav, SIT總經理兼創辦人

那究竟SIT的方法到底有什麼不同呢?「綜觀既有的創新方法,幾乎都是靠直覺在運作;而SIT的方法,教你反直覺來思考」Mr. Erez Taslik,SIT亞洲區負責人說。

舉例來說,今天我們的客戶要我們設計一個新的杯子,如果用Brainstorming的方法來作,你可能會說,那我們來設計一個可以用iphone遙控的杯子吧!如果用SIT的方式來進行,我們會請你想一個沒有杯底(一定會漏水)的杯子。前者與後者有什麼差別呢?前者的方式是用直覺來思考,後者的方式是要我們反直覺來想事情,去想一些我們覺得很奇怪的,完全不曾去用的思考方向。許多客戶一開始都很不習慣,但是經過一夕列的訓練之後,往往會想出許多商業上可行,技術上創新的新產品。

「傾聽你的產品,而非傾聽你顧客的聲音」這是SIT方法最與眾不同的特點。我們鼓勵人從分析既有產品的物理特性和零件組成開始,如適用溫度,客群組成等等;將所有的產品特性用數狀圖拆開,並且採用SIT的五核心概念來反直覺思考,客戶往往會從中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

師從俄國TRIZ創新方法,五核心步驟廣泛應用於各產業

究竟到底什麼是SIT所稱的五核心步驟呢?其實這套方法是由前蘇聯工程師和研究學者根里奇•阿奇舒勒(Genrich Saulovich Altshuller) 所發明。當年他只有20歲,並且是前蘇聯海軍專利局的審查官。TRIZ發明過程是根據歸納法而來,而歸納之標的乃是根據專利文獻所揭露之技術資訊。Altshuller從20萬件專利中研究起,並挑出其中4萬件專利進行深度專利技術研究,最後他歸納出創意並非一定要由測試錯誤法(Try and Error)而來,而是可以系統性(Systematic)的歸納與推演而得。

而SIT的方法就根據TRIZ修正而演變而來,分為Substation, Multiplication, Division, Task Unification和Attribute Dependency五大步驟;對於方法論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詳閱哈佛商學院2003出版的這篇個案http://www.ideality.eu/articles.php?id=6

事實上,這套方法早以在東亞行之有年;中國大陸成立翠智(TRIZ)網,專門舉辦相關研討活動;台灣亦有中華TRIZ協會,且工研院、資策會、台大工學院等智庫單位內亦有人員從事相關研究。2007年更有在台灣出版,書中還說2007年台積電即引進相關思考方式呢!

延伸閱讀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